沽源縣總面積3654平方公里,轄4鎮、10鄉(其中1個回族鄉),233個行政村,在冊人口23.1萬人,其中農業人口20.95萬人,有耕地156萬畝,農民人均7.5畝,草場176萬畝(其中人工草場38萬畝)。
沽源全縣地處內蒙古高原南緣,北緯41°13′-40°57′,東經114°50′-116°05′,地勢平均海拔1536米,氣候屬溫帶大陸性草原氣候。年平均氣溫+1.6℃,年日照時數最長3246小時,最短2616小時,年降水量426毫米,無霜期日數117天。 汛期主要反映在6、7、8三個月,期間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3%。 沽源縣天然草場多,山坡植被好,野生植物近千種。其中有金蓮花、蕨菜、苦菜、黃花、口蘑等。這些野生食品既有較高的藥用價值,也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,是上乘的天然綠色保健食品,優以口蘑、金蓮花、黃花出名。金蓮花沽源特有,可當茶飲用,消炎去火,旅游區“金蓮山莊”就是以金蓮花命名的。
土地及草場資源豐富。沽源縣處于冀北山區與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區,地勢多樣,南部沿壩為壟狀山脈,中、北部逐漸低緩、平坦,全縣總面積548萬畝,人均23.85畝。現有耕地156萬畝,其中水澆地面積17萬畝,土壤肥力強、光照充足、無污染、無公害,宜種品種多,是理想的“有機農業”用地,適宜發展高效農業。現有天然草場138萬畝,人工草場38萬畝,萬畝以上片共29塊,植被覆蓋率高,年產優質青干草62萬噸,發展畜牧業的基礎雄厚,條件獨特。
旅游資源獨具特色。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我縣獨具特色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,每當夏秋季節,天高云淡,氣候涼爽,廣闊的草原,淳樸的民風,成群的牛羊,邊塞的情調,加之距首都北京不足300公里,吸引著大批中外游客;這里還有4萬多畝原始次森林、水面上千畝的閃電河庫區、罕見的元代親王古墓群、半干旱、濕地、沼澤等多種類型草甸形成的五花草原,是旅游觀光、避署納涼的勝地。  |